野生变家种后就放手扩种?看看白及吧!
                                                   时间:2022-09-13             

                

  2010年起,野生中药材驯化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近些年,一些野生品种驯化成功,解决了相应中药材原料资源枯竭加速、无法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难题。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野生变家种药材的盲目推广,无序扩大生产也给投资者和产地带来很大损失,白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品种。

 

  01白及价格因盲目扩产迎来断崖式跳水

 

  

  图1:1990.01-2022.09白及市场价格变化

 

  从价格变化看,高价过后的低迷行情仍在持续。1990-2022年,白及行情分为3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1990-2009年):白及需求快速增长,推动行情不断走高,价格从1990年的2.8元(公斤价,下同)上涨至2009年的75元,上涨25.79倍,复合增长率17.87%。这一时期,野生白及因社会用途扩大,需求增长明显,导致资源量消耗加剧,行情稳步走高。

 

  第二阶段(2010-2016年):白及资源紧缺,供求矛盾凸显,价格从2010年的78元上涨至2016年900元,上涨10.54倍,复合增长率41.82%。由于各产区滥采滥挖现象严重,野生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白及行情不断创造新高。同时,白及的高经济效益成为野生品快速驯化的最强推动力,参与群体不断壮大,20%-25%的野生白及原料被用于家种驯化,仅有75%-80%的野生白及原料用于流通,造成社会需求空前紧张。

 

  第三阶段(2017-2022年):白及产能激增明显,行情呈断崖式下跌。2017年,随着第一批家种白及上市,供给紧张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缓解。白及价格从2017年的800元回落至2022年的95元,跌幅88.13%。

 

  02高价刺激生产基地快速发展

 

  

  图2:1987-2022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增长情况

 

  从基地建设看,2010年之后,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迎来快速发展期。1990-2009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有108家,其中,2007年增加36家,为这一时期增长数量最多的年份。

 

  2010-2022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累计1105家,2017年增加174家,为这一时期增长数量最多的年份。2010年之后与2010年之前相比,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增长了9.23倍。

 

  通过图1和图2分析可见,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的增长与白及价格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图3:1990-2022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分布

 

  从基地分布看,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中、华北地区。我国的白及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如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湖南、江西、陕西、湖北等。2010年后,白及种植和生产开始外延到山东、河南、浙江、安徽等省。同时,在高经济效益的刺激下,各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出现了少见的全国性种植情况。

 

  03生产基地快速建设并未带来持续高效益

 

  

  图4:2010-2015年和2016-2022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各省增长情况

 

  从各省增长看,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的快速增加集中在西南、华中、华北地区。2010-2022年,我国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累计1105家,云南、内蒙古和贵州分别以360家、226家和103家的数量位居前三,合计占比62.35%。

 

  2016年以后,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增加507家,云南、内蒙古和贵州分别增加162家、88家和69家, 合计占比62.92%。

 

  白及的全国性种植以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的快速增长,是造成2017年后白及产能严重过剩的直接原因。

 

  

  图5:2018-2022年白及亩产净收益

 

  从亩产净收益看,种植收益快速下滑,并持续在低位徘徊。白及亩产净收益从2018年的15,2350元下滑至2021年最低时的3700元,降幅97.57%。由于市场价格不断下挫,而生产成本逐年提高,白及亩产净收益越来越微薄。

 

  2020-2022年,白及亩产净收益在万元以下徘徊,对于一个需要种植2-3年的中药材品种来说,收益水平已跌破种植户预期。

 

  04、野生驯化工作提速,高价品种是首选

 

  

  图6:中药材来源类指数:野生99 (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从野生99指数看,野生品类行情持续高涨,刺激野生驯化工作迅速开展。野生99指数从2010年最低的1448.55点增长至2022年最高3682.35点,涨幅达154.21%,复合增长率为4.14%。期间,像重楼、黄精、苍术、赤芍、广豆根等品种,吸引众多投资者和产地加入野生变家种工作,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品种野生资源难以持续的难题。

 

  

  图7:1990.01-2022.09 赤芍中药材价格图

 

  京赤芍:年需求量约3000吨左右。国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等省份。

 

  因各主产区蕴藏量急剧下降,导致市场行情持续走高。近些年,各产区开始积极参与野生驯化工作,主要利用野生根茎进行移栽或者仿野生种植,但由于产能不高,符合药典含量标准的家种京赤芍偏少,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仍以野生货源供给为主。但由于参与驯化的群体不断增加,技术改良后,产能将会逐渐增加,未来需要密切留意京赤芍发展情况。

 

  

  图8:1990.01-2022.09 重楼中药材价格

 

  重楼:年需求量在2500吨左右。国内主要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湖南、广西、湖北等偏西南地区;国外分布在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2010年后,以云南为中心,重楼种植快速向贵州、四川、重庆等省份扩张,之后迅速扩展到福建、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区,最后外延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份。由于种植面积高达数万亩,庞大的产能导致重楼行情出现断崖式跳水且不断下挫。

 

  05、建立信息监测预警和产销对接平台,精准指导生产

 

  通过对白及、赤芍、重楼的分析以及玛珈、黑枸杞、石斛和山豆根等品种野生变家种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平台总结了中药材野生驯化的几点规律。

 

  1、原料价格是倒逼生产发展的根本因素  当野生资源不可持续或政策性因素导致药用标准提高后,相关野生药材的价格快速上涨并达到某个阈值(价格节点),必然刺激资本和产地转向野生驯化,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价格的同时也大大缓解供给不足难题。因此,野生药材的驯化是保障中药材原料可持续供给的必经之路。

 

  2、盲目扩张必然导致价格大上大下 当一种驯化技术成熟后,种子种苗商、部分专家、科研机构和生产基地为实现投入回报,通过片面夸大该品种的前景和市场空间,加大力度推动产地扩张和产能扩大,以便推销种子种苗、生产技术和配套设备,从而带来该驯化药材生产的盲目扩张,出现药贱伤农,为下一轮价格上涨埋下伏笔。

 

  3、市场需求最终推动生产和价格实现动态平衡  通过一轮或几轮的价格涨跌后,药材的生产规模和价格最终将实现某种动态平衡。而实现这种平衡根本推动力来自市场需求,玛卡、黑枸杞为什么产地会消失?因为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天/麻、厚朴、杜仲等野生变家种药材为何近年来行情基本稳定,因为生产与需求相匹配了;白及、重楼、石斛、赤芍价格为何还在大上大下,因为其行情震荡周期还没结束。

 

  所以,通过精准的信息监测预警,快速将市场需求反馈到生产端,成为稳定野生驯化药材生产供应的关键手段。这种信息导航,既有价格预警,还应该有产销双方的一站式对接,从而避免盲目生产、恶意误导,人为拉长价格震荡周期。

(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

友情链接Good friend